江小涓学术自传-读书笔记

2025 READING LOG <–

作者:[江小涓]
读书时间:[2025年8月]
读书方式:[电子书]
标签:[中国文学,当代文学]


  • 背景介绍
    江小涓,女,甘肃正宁人,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,主要从事经济学、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。她的研究兴趣包括经济社会转型、农村发展、社会结构变迁等。江小涓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,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和著作。

《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》丛书。

早年经历

多年后我参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,总有人把现在的医疗体制与改革前的做比较,说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都能做到免费医疗服务全民覆盖,还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扬。我就会想到上述种种情景。

大学生活

不过,我对教学内容并不满意,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,似乎与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无关。

虽然有许多自然科学大师专注于“学问”而不通人情事理的趣闻轶事,但“天真”不应该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“长处”。

好的改革方案可能不是某一方面特别满意的方案,而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。

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,让我更多地理解人们立场和观点不同的多种成因,养成了辨别不同观点的利益背景、理念背景和理性背景的习惯。

我渐渐体会到,学术领域中思想方法的偏执和狭隘,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知识面的限制。亚伯拉罕·林肯曾经说过,假如你唯一的工具是把锤子,那么世界上其余的东西都像是颗钉子。大量阅读可以使你有一个各种工具俱全的“工具箱”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实际上一直在努力开放。我在查阅文献中发现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我们并不是主动闭关锁国搞自力更生,而是迫于当时的形势做出的选择。即使在那样不利的环境下,我们依然引进了很多的技术和设备,带动了新产业发展和新产品生产。

在国务院工作的14年:政务工作中的学术思考

我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时,去向院里一位老领导请教,请他指点如何做好新的工作。他看我踌躇满志的样子非但不鼓励,还严肃地对我说,“不能把新岗位视为展现你理论水平的舞台,你去是为党中央国务院服务的,收起你的想法,认真虚心地看、听、学和悟。”

道理还可以讨论,但立场不容易改变,说理并不能解决分歧。

他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公务员,上司从不接受他的意见,他仍然锲而不舍地提,因为他相信当人们请求上司给指示时,上司一定需要说点什么不同的东西,就会想起他说的。

时代呼唤:研究网络与数字时代的服务业

一旦有了学术观察角度,原本平凡之事就变得有意思有趣味,想不深入都难,结果越研究越有兴趣,越陷越深。

有这样一批好学生老师就会感到压力,如果当导师的不努力,不能在学术前沿领域保持敏感度和感知力,和学生们的交流就会吃力,更不要说指导他们了。

Author

Sai (Emily) Peng

Posted on

2025-08-26

Updated on

2025-08-26

Licensed under

Comments